津媒:中超俱乐部2019年投入8亿,保级成功。
- 发布于:2024-12-26 13:08:00
- 来源:24直播网
《每日新报》资深记者赵睿的报道中揭示了“金元时期”中超联赛的繁荣背后,其实是一种脱离国情的虚假繁荣。这一时期,中超联赛的投入巨大,且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潮。
一位业界资深人士透露,从2007年到2015年,某俱乐部的母公司虽然注资不多,但在随后的三年内却一次性注入了高达15亿元的资金。这种巨额投入在2019年依然持续,个别俱乐部的投入约达8亿元人民币,然而这样的投入最终只是保证了球队的保级成功。这不禁让人回想起2019赛季中超联赛积分榜上的情景,当时的16支球队,如今已有9支退出了职业联赛的舞台。
当巴西外援奥斯卡离开上海海港加盟圣保罗时,上海的媒体记者对他的离开表示了惋惜。奥斯卡在中超的八年里,虽然身处一个曾被假赌黑所笼罩的联赛,但他却为这个联赛带来了技战术含量和国际化元素。他的高薪也成为了他个人职业生涯的一大亮点,他的全部薪金累计约合人民币16亿元,使他成为了足球史上最富有的球员之一。然而,随着他的离开,人们更多地用“金元时期”的结束来定义这位巴西球星,或许他本人也未曾想到,自己会成为中超历史的一个标志性人物。
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中超联赛的投入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据记者了解,当时外援的薪酬动辄达到人民币九位数,如阿根廷的拉维奇,其年薪高达人民币3.86亿元。不仅仅是外援,那些年本土球员的身价也在飞速上涨。某俱乐部为了吸引顶尖本土球员的加盟,曾开出基础年薪800万元人民币,签字费更是高达500万元人民币起步。
根据德国转会数据统计,“金元时期”的中超联赛中,转会费用超过千万欧元的案例多达47笔,更不用说那些身价接近千万欧元的转会了。然而,这种疯狂的投入并没有带来长久的繁荣。自2018年起,有关部门开始采取限薪限投措施,对球员和俱乐部的投入进行约束。新政策规定本土球员的税前薪酬以及外援的薪酬都有严格的限制。而随着时间推移,私企因为投入巨大而逐渐退缩,国企则因为种种原因不敢再随意花钱,“理性消费”逐渐成为中超联赛的主流模式。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表明,“金元时期”的中超虽然带来了短暂的繁荣,但这种不健康的模式最终难以维持。如今的中超联赛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向着更加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