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博

中国青训外教:孩子可赴欧踢球,但家长重学习。

  • 发布于:2024-12-20 13:18:00
  • 来源:24直播网

在直播吧12月20日的消息中,一位在中国待了八年的外籍教练——塞尔维亚的内博伊萨·伊利奇,接受了杭州网的专访,分享了他眼中的中国校园足球现状。

拥有欧足联A级教练执照的伊利奇,自2016年起便踏足中国大地,并于2021年进入江南实验学校执教。当提及他选择来华工作的初衷时,他直率地表示,一部分因素确实是基于收入考量。他幽默地解释说:“在这里当教练,薪水比以前多了不少;同时,我也想体验一种全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无疑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冒险。”

近年来,“12岁退役”的现象在中国校园中如阴霾般存在。由于升学压力的增加,许多有潜力的孩子无法继续追求他们热爱的体育项目,足球也不例外。对此,伊利奇深有体会。他指出,虽然自己未曾在中国求学,但他对这里的学生的学习负担有着清晰的认知:“许多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有时很难在学业和兴趣之间找到平衡。”他进一步提到:“我看到过很多有足球天赋的孩子,他们的未来可能闪耀在欧洲赛场,但家长的观念常常是‘学习是第一位的’,这导致一些孩子放弃了继续踢球。”

伊利奇分享说,在塞尔维亚,绝大多数家长会积极支持孩子参与足球运动。他指出两国在教育环境上的差异,使得塞尔维亚的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踢球,即使学业成绩稍差,也不会受到过多的责备。他回忆道:“我小时候,父母总是鼓励我参加学校的每一场比赛,因为他们知道,踢得好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然而他也明白,两个国家的国情和文化不同,无法简单地进行对比。

尽管如此,伊利奇对中国的足球未来抱有希望。他强调了平衡的重要性,并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其平衡点。他表示:“我们正在努力寻找这个平衡点。家长们也应当了解,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它更是一种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强身健体的方式。”

在谈到校园足球的不足时,伊利奇指出了比赛资源的匮乏以及孩子们缺乏11人制足球的早期接触。“在塞尔维亚,孩子们有很多比赛机会,几乎每周都有一场。但在中国,比赛还是太少,有时一两个月才有一场比赛。”他认为这不利于孩子们的技术发展和比赛经验的积累。

他还建议中国的孩子们更早地接触11人制足球。“对于15岁的中学生来说,8人制的场地可能过于狭小。他们应该从12岁开始就参与11人制比赛。”他认为这个年龄段是技术定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及早与正规比赛接轨。

虽然中国的校园足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伊利奇认为中国足球在慢慢进步。“当初我来的时候,很多学校没有足球队,而现在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越来越多的人观看和谈论足球比赛,这是一个积极的趋势。”

在这场专访中,我们看到了外籍教练对中国校园足球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我们期待着在更多的交流与努力下,中国校园足球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与突破。

相关阅读: 父母 欧洲 足球队 青训外教

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