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博

姚明卸任,篮协主席最佳人选?

  • 发布于:2024-11-01 13:19:00
  • 来源:24直播网

姚明宣布了他的辞职,这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于中国男篮来说,过去的两届奥运会未能成功参赛以及国内男篮职业联赛表现不尽如人意,都使得这个决定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继任者郭振明,是一位在体育管理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官员。然而,我认为我们或许需要重新思考,谁是真正适合的领导者。

要明确篮协的目标,我们首先要了解,是为了使国家队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还是为了让CBA联赛在国内获得更大的成功。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呢?

我的观点是,CBA联赛的水平提升和职业化发展是奥运成绩的基石。只有当联赛水平高、国内联赛繁荣成功时,奥运会的成绩才可能水到渠成。那么,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怎样的人来推动这一目标呢?

是篮球运动员吗?虽然他们懂得如何打球,但他们可能并不了解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篮球发展的整体环境。是企业家吗?尽管他们擅长经营,但未必具备构建产业大环境的视野和策略。

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构建篮球产业发展环境的人。这个人需要向美国的NBA和欧洲的足球联赛学习,明白如何通过整体环境的发展来推动篮球产业的壮大。在我看来,这样的人应该是一位经济学家。

在中国,我们有众多杰出的经济学家可供选择。比如林毅夫,他擅长产业政策。他可能会采取产业补贴的方式,通过加征税收来支持CBA球队,从而请到好的教练和运动员。虽然这种方式可能会对其他产业和企业产生一定影响,但无疑会极大地推动篮球产业的发展。

再如温铁军,他可能会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原则,不惜投入巨资进行训练和选拔。他的策略是不计代价,只追求为国争光的目标。虽然这种方式可能存在争议,但他的决心和热情无疑会为篮球产业带来新的活力。

还有张维迎,他可能会采取完全市场化的策略。他主张取消所有不必要的管制,让市场自己来决定篮球产业的发展方向。他可能会降低各种税收,吸引外国运动员和教练来华工作,让民间企业来主办职业联赛。他认为,只要以利润为导向,中国的篮球产业就一定能够蓬勃发展。

那么,面对这三位经济学家的不同策略,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这无疑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但无论选择哪一位,都需要我们明确一点:只有当篮球产业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和发展时,我们才可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关阅读: 姚明 篮球 CBA 篮协主席 奥运会开幕式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月博